永利集团3044am前身為1984年成立的電化教育教研室以及1992年成立的校計算中心。1996年在校計算中心基礎上創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,是學校第一個創辦應用研究型工科院系;2000年依托電化教育教研室成立教育技術學系,開始培養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的複合型專門人才。學院根據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,于2004年增設信息工程專業,2005年增設通信工程專業2007年增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2013年增設物聯網工程專業,2014年獲批教育技術學、課程與教學論-計算機、現代教育技術和科學與技術教育等四個二級碩士學位點,2016年增設軟件工程專業2018年獲批電子信息一級碩士學位點,為社會輸送了大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。2019年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與原教育信息與技術學院合并,更名為永利集团3044am。同年因招生計劃調整,信息工程和物聯網工程專業暫停招生。為順應當今社會對人工智能行業人才的大量需求,學院于2020年獲批增設人工智能專業。

學院設有黨委會、2個教工黨支部和4個學生黨支部以及學院分工會等黨群機構,黨政辦公室、教學管理辦公室、學科科研辦公室、學生工作辦公室等行政機構,教學委員會、學術委員會等學術機構,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教育技術學、通信工程、軟件工程、數字媒體技術、人工智能、課程教學論、公共課部和實驗教學部等教研室。

學院現有一級專業碩士學位點1個(電子信息),二級學術碩士學位點2個(教育技術學,課程教學論-計算機),二級專業碩士學位點2個(現代教育技術、科學與技術教育)。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教育技術學、通信工程、數字媒體技術、軟件工程、人工智能6個本科專業。其中含省級品牌專業1個(教育技術學),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(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教育技術學、通信工程),省級戰略性新興(支柱)産業計劃項目3個(通信工程、信息工程、數字媒體技術),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(通信工程)“荊楚卓越人才”協同育人計劃項目1個(通信工程)

學院教學和科研等各類平台建設成績顯著,獲批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(教育信息技術實驗示範中心),省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教育信息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,省級研究生工作站1(黃石邦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省級研究生工作站)省級高校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1個(信息技術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),建成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(物聯網智能節點-黃石重點實驗室),校級重點實驗室2個,與企業聯合建立工程技術中心2個(移動互聯網工程技術中心、物聯網工程技術中心)校級研究所3個

學院現有教職工68人,其中專任教師53人,實驗室和行政人員共15人。專任教師隊伍含教授6名,副教授21名,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,占比30.2%。學院目前在校生總人數2313人,其中本科生2223人,研究生90人。 

學院目前擁有計算機基礎實驗室、程序設計與軟件實驗室、雲計算與大數據實驗室、教育技術訓練實驗室、影視與動畫實驗室、組成原理與結構實驗室、電子與通信工程技能與實訓實驗室、機器視覺創新實驗室、移動通信與互聯網實驗室、算法設計與人工智能實驗室20餘個實驗實訓場所,實驗室總面積4255㎡,計算機設備千餘台,有效服務于學院的實驗課程教學以及科研工作。